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大一周年,人大书记校长撰文深度阐释大学新路
编
者
按
去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天,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一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在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9期分别刊发署名文章,以下为两篇文章全文: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新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张东刚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林尚立
本文字数约9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两篇文章刊于《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9期
走好“新路”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张东刚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林尚立
【摘 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要指示。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亿万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坚持把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作为遵循之道
大学的发展促进着时代进步,时代的脚步也深刻影响着大学建设。近代以来西方大学的发展,无论英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抑或美国模式,都与其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锚定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两个维度,把握大势、找准方向、赢得主动,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篇章。因应时代机遇挑战办大学。今天的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特别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往前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加速迭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治理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近期,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出世,对人才培养、学术伦理、教学模式都带来空前挑战。大学是一个社会应对其内外部挑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着时代场景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必须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展开新变革。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办大学。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国家发展的高标准、高质量、高强度,给各个行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进一步加剧,对未来教育和大学的建设布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顺势而为、应势而变、乘势而上。全面融入发展格局办大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我国大学建设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如果不往更高目标攀登,就会失去机遇、失去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树立问题意识、忧患意识,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高度,谋大学发展之策,强发展大学之能,按照紧跟时代步伐、衔接国家战略、融入发展格局、提升质量效益、做到全面发展的逻辑线条,将工作一项一项落地,将学校各项建设一步一步走实。坚持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务本之策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育人是大学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第一要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之本就在于育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应聚焦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努力打造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高质量育人体系,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大发展,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变革因素。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看到,当前整个世界的发展是融通的,靠单一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要,需要我们发展更具融通性的教育;创新成为现代竞争的制高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标定了大学育人的重点,需要我们发展更具创造性的教育;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更大挑战,科技发展挤压人的能动空间,需要我们发展更具人文性的教育;民族强盛、国家繁荣和个人发展密不可分,需要我们发展更具民族性的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以提升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率为基本着眼点,在回归教育本质上下功夫。把一流本科作为一流大学的重要考量,加强过程控制和效果考核,扭住教学、训练、关怀、管理等关键环节,推动本科教育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推动复合培养上下功夫,建设多学科协同、本硕博一体的书院,不改变原有院系归属和建制,通过不同学科、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开展交叉协同式的研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打造学习和成长共同体。在优化知识结构上下功夫,强化数字化时代的学生能力培养,在大学的基本训练中,强化数学、写作、社会调研、数字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和能力训练,构建相应的培养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五育”并举培养。德育要紧抓不放,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高质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坚持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之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完善全方位、一体化、长链条的育人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联动、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联动。体育要改进加强,树牢“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认识,把体育贯穿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打造体育文化,形成体育传统,充分发挥体育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作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机制要着力健全,把“五育”纳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划体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对“五育”的协同整合,改进教学的形式方法,构建统筹、督导、评价、保障等有效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应尽之责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其“一体两面”。当今世界,伴随着整个社会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知识日益成为决定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人民富裕的关键。大学作为国家重要的“智力”机构和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担重任、挑大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秉持“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文化自觉,用中国智慧回答时代之题,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为天地立心”。扭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学科是学术发展的载体和凝聚专业人才的平台,同时也是高校致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一流大学之所以能够跻身一流,根本在于其建有世所公认的一流学科。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着力建优做强基于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基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人文学科、基于时代发展变迁的交叉学科,及时调整包括大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研究方向在内的学科设置,全面优化学科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战略,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实践。当前知识体系交叉融合趋势加剧,唯有保持学术敏锐、紧跟科研步伐,学科建设才能走在前沿、以变制变。强固有组织科研这个支撑。从科学史的实际看,有两种力量推动了科学进步,一种是自由探索,另一种就是有组织的科研。经过长期的知识迭代和积累,当前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一些重大科研问题往往需要不同学科或部门的科研人员进行集体攻关,自然科学、哲学社科概莫能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不断推出标志性、原创性、基础性重大成果,因而必须打造一流的科研组织模式,汇聚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院校两级合力,形成纵向贯通、横向交叉的协作架构,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标准地推动科研工作。研究生群体是科研的生力军。进一步开掘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更能够为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抓实评价改革这个重点。教育评价是大学建设的指挥棒。原有的教育评价理念及其衍生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成为掣肘大学学术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健全这种知识体系的生成、壮大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着眼树立导向、形成氛围,积极主动地探索评价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弱化量化指标和规模因素,更加重视推出主体性、原创性概念与学说,更加重视资政建言和社会服务,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构建起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教育评价体系。坚持把涵育“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发展之要
现代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才,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与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支撑和推动大学的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建好人才队伍“孵化器”。高校人才队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人才生态是人才的“孵化器”,也是大学的重要“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着眼构建一流的人才生态,聚力把好引进关,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结构、发展目标等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引进方案,量才聘岗,按需引进,做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聚力营造好环境,针对个人特点与需求,改革人才工作机制,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聚力开掘动力源,健全完善院校两级衔接配套的表彰激励体系,将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厚植群贤毕至、竞相进步、人才辈出的土壤。培养领军拔尖“大先生”。一流大学一定有一批具有学术带动力和学科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在培养锻炼方面,要依托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锤炼学术本领,激发创新活力,并形成以若干“大先生”为中心的人才聚落。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将“长聘制”改革与破“五唯”改革相衔接,与引导教师安心从教相结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发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动力和活力,以扎根本土、科学周延的制度设计,引导教师争当“大先生”。要特别注重发掘青年才俊,从思想上引导,从工作上帮带,从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排除干扰快速成长,早日成为大学里的“大先生”。树好师德师风“风向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为学治教的灵魂。师德师风不是一件小事,好的师德师风可以成就一所名校,而师德师风败坏则会直接影响教风、校风、作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标准,加强教育引导和警示惩戒,引导广大教师站稳政治立场,规范职业行为,严格自我约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哺育广大教师,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一大批学生们为学、为事、为人的模范表率。
坚持把加快数字化建设作为转型之需
现代科技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高等教育。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由此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和调整。大学将何去何从?是固守原有模式、安享前人成果,还是顺应形势,以转型的阵痛去迎接未来挑战,成为值得高校治理者深思的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党和国家以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出回应,也对高校提出了任重而道远的数字化转型任务。促进教书育人数字化。教学活动是大学的基本活动。正如印刷术和造纸术深深改变了教学的基本形式,历史上人类教学形态的演进,总是与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密切相关。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和大容量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普及,慕课教学、分布式课堂、5G+教育、微课等教学新模式涌现,大学的教与学已进入新一轮迭代周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搞好数字化育人的研究探索,把实体课堂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强化自主式、探索式、协作式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教学场景,提高育人实效。在未来大学的竞争中,谁更善于开发和调用各类教育资源,谁就将占得先机。我们建设一流大学,要善于运用我国已建成的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效益。推动学术科研数字化。科研水平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事现代科研活动,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和助力。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一些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始终保有最前沿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设备。从哲学社会科学看,从事学科交叉和有组织科研,也有赖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积极关注AI辅助研究、数字化研究模型等方面的前沿发展,恪守学术和科技伦理,应势而动、因势利导、加强应用;积极推进学术资源库建设,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打造科研学术的数字化高地。实现服务管理数字化。新的教育革命浪潮正汹涌澎湃,运用数字化技术重整重塑校园服务管理,是提升大学品质的重要方面。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校园,进而构建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高校治理体系,已经成为一流大学面向未来转型变革的迫切需要。校园服务管理数字化的核心是以数字化重构服务管理流程。建设一流大学,要聚力打造集教学服务、学生管理、办公行政、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度,把规模化的校园基础资源进行个性化调用,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使校园的教育、科研、学习、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坚持把面向世界、融通中外作为长远之计
融通中外、开放包容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文明传承机构,大学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外文明互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广阔的视野,推动更高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在交流合作上“动起来”。国际交流合作是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后的高校第五大职能,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走向世界,紧跟国家外交战略格局,优化全球合作布局,做大“朋友圈”,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项目等领域开展多元化、实质性合作。大学能够站上世界一流,很重要的在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能力。要结合学校特色专长,积极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加大国际学术期刊建设力度,办好国际学术交流论坛,打造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知名学术品牌。在办学育人上“融起来”。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办学治校的方法理念,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更加注重服务社会,更加注重交流融合。采取中外融合的方式解决学术科研的“高山与高峰”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专家人才,开通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直通车,打造国际化的学术团队,产出国际化的科研成果,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在国际传播上“强起来”。高校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一个思想文化标签。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评价指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依托学术科研优势,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强专门的人才队伍,拓宽传播渠道,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一步完善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全球合作伙伴网络,加强互通联动,拓宽传播路径,扩大传播范围。发挥大学的学术机构特点,针对国际上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曲解,积极主动发声,传播正能量中国故事,树立新时代中国形象,影响和匡正国际舆论导向。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抓纲之举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的特色所在,又是“世界一流”的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创建发展,走出了一条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办学之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融入办学治校育人的全过程、各领域,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代大学建设的中国范式。用党的建设引领大学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加强理事会机构及其制度建设,保证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人民的意志主张得到贯彻执行。加强抓基层、打基础工作,针对院校两级治理的新情况、新变化,下大力气建强院系党组织,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提升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组织执行力、群众凝聚力。加强党建引领大学治理的研究探索,深刻把握大学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个体学习到协作学习、从以教室为基础到异地异步教学的发展趋势,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用红色基因淬炼大学精神。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丰厚资源。我国大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我为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知所从来,方明所往。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引导师生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采取参观学习、文艺汇演、实践教学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厚植红色基因、擦亮精神底色。融合时代精神,建构反映学校传统、办学理念、文化积淀的大学精神,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独有的精神气质。用党纪法规推进从严治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既是大学管理迈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也是依据党纪法规从严治校的过程。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治党从严促进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聚焦重点工作、紧盯“关键少数”,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健全“标准科学、程序明确、执行坚决、检查及时”的全链条治理机制,更好运用创新理念、系统观念、辩证思维、法治方式建校治校,以大学之治、高教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
推荐阅读
人大党委书记张东刚《人民日报》撰文深度诠释“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罗思义:为什么在中国投资效率更高?这真的是一个“体制问题”!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